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哪些鬼怪?是否有类似日本「百鬼夜行」一样的体系?
01.巴蛇
传说中的巨蛇,体型巨大,吃下大象后三年后才吐出骨头,传说后被黄帝遣后羿射死
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——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
02.旱魃
造成干旱的旱鬼,有时也称旱神,形象是眼睛长在头顶的裸体女性,所过之处赤地千里,百姓奉上祭品恳请其离去,女魃心地善良往往便会离开,故常年漂泊
南方有人,长二三尺,裸形,目在顶,走行如风,名约魃。所见之国大旱,赤地千里——汉·《神异经·南方经》
03.白僵
生白毛的僵尸,有时与旱魃的形象重叠,传说杀死它便可下雨
北方风俗,每遇大旱,以火照新葬坟,如有光焰,往掘,死人有白毛遍体,即是旱魃,锥之则雨——明·《榖山笔尘》
04.白凶
成精的尸体,也称尸怪,会闯入人家杀人
凤翔以西,其俗人死不即葬,多暴露之,俟其血肉化尽,然后埋葬,否则有发凶之说:尸未消化而葬者,一得地气,三月之后,遍体生毛,白者名白凶,黑者名黑凶,便入人家为孽——清·《子不语》
05.毕方
传说中能带来大火的神鸟,鸟形人面,只有一只脚用于站立
火之精名曰毕方,状如鸟,一足,以其名呼之则去——明·《广博物志》

06.赑屃
就是龙生九子中的霸下,喜欢负重,经常以背负碑文的形式出现,古代帝陵道旁负碑的龟形雕塑便是它
龙生九子,一名霸下,好负重,故为碑座;赑屃好文,在碑文两旁——清·《香祖笔记》
07.变鬼
贵州有六十余岁的妇人在山中迷路,常年饮泉食蟹,与老虎交合,形如野人,晚上会潜入村中,打开大门,让老虎掠食人畜(个人以为这个形象更像是“伥”)
有妇年可六十余,入山迷不能归,攫食水中螃蟹充饥,不觉遍体生毛,变形如野人。与虎交合,夜则引虎至民舍,为虎启门,攫食人畜——明·《说听》
08.拔厮鬼
传说中由人类圈养的鬼物,可吞噬灵魂,被吞噬掉灵魂的人会在隔夜死去,尸体成为拔厮鬼的居所;怕狗,听到狗叫就会逃跑
百夷家畜一拔厮鬼,无形而善噬人魂,中者越宿即死,死则百夷取其尸为醢。然其畏犬,闻犬声则远遁不返——明·《敝帚轩剩语》
09.不净巷陌鬼
不净巷陌鬼出没于巷间小路,捡食垃圾或肮脏的东西吃。前世给出家人吃不干净的食物,故受此报
由此不净食,施与梵行之人,因堕此报,常食不净也
10.潮部鬼
宋代浙江宁波有个士兵叫沈富,他的父亲在钱塘江溺死,之后沈富经常生病,寻访巫医,说是沈富的父亲作祟。母亲祭祀,当天晚上梦见父亲前来:“我死了之后,被钱塘江江神招为潮部鬼,工作就是每天去推着潮水前进,十分劳苦,急需草鞋木板,多烧一些给我,明年期限满了,找到一个代替我的,才能脱离苦海。”母亲按照他说的,烧了草鞋和木板,沈富就没再生病
明州(今浙江宁波)兵士沈富父溺钱塘江死,时富方五六岁,其母保养之,数被疾祟,访诸巫,皆云其父为厉。母祷之,是夕梦其父来日:“吾死为江神所录为潮部鬼,每日职推潮,劳苦备至,须草履并杉板甚急,宜多焚以济用。明年满,方求代脱去矣。”母如其言焚之,富由是不复病。——宋·《夷坚甲志》
11.赤丁子
泛指鬼役、鬼仆,唐代一个叫牟颖的人在郊外葬了一具尸体,当晚便梦见一人对自己叩拜说:“我是个强盗,被同伙杀死埋在路边,感谢您掩埋了我的尸体,我愿意保护你,如果有需要,呼唤赤丁子即可“,后来果然灵验了很多次
洛阳牟颖 郊外葬一骷髏,梦一人来谢云:我本强寇,为同辈见害。感公掩藏,愿阴护公。若有急,但呼赤丁子,即至矣。后数有应验。——唐·《潇湘录》
12.伥鬼
被老虎咬死或溺水而死的人,会成为伥鬼,除非有人在他们的引诱下死去成为新的伥鬼,否则永远无法超脱
凡死于虎、溺于水之鬼号为伥,须得一人代之——五代·《北梦琐言》
13.炽然鬼
浑身着火,像被浇上油点着,经常痛得满地乱滚。此类鬼前世或为官兵流贼,杀害百姓,再投生为人后,要遭别人抢掠。
唐·《法院珠林》
14.刀劳鬼
常伴随风雨出现的妖鬼,分雌雄,能用箭射人,伤口像中毒一样肿大,被雄性射中半日即死,被雌性射中能熬过一夜再死
临川间诸山有妖物,来常因大风雨,有声如啸,能射人,其所着者,有顷,便肿,大毒。有雌雄:雄急,而雌缓;急者不过半日间,缓者经宿。其旁人常有以救之,救之少迟,则死——晋·《搜神记》
15.地羊鬼
三国时期孟获的领地中,有一种能用木头石头与人类交换器官的地羊鬼,短发,黑脸,黄眼珠,交换的时候人是不知道的,发作时人会活活痛死,剖开肚子里面全是泥土木头。
亦僰人类也。短发黄睛,奸狡嗜利。与人相仇,能行妖术,以木石易人心肾,或以一帚系衣后,变形为象、马、猪、羊、猫、犬等物。稍畏惧之,即为所魅,入人腹中,食脏,或潜至人家,偷窃财物,食婴儿。——明·《西南夷风土记》
16.毒药鬼
在一个叫打鼓石的地方,那里特别漂亮的女性,都生有一种怪病,当地人称为”毒药鬼“,每逢立春立秋,这些女人都会腹胀如鼓,嘴巴眼睛指甲里流出黄水,夜里更加严重
这些妇女身边都常有竹筒,筒里藏着各种兽毛,生病时,女子在夜里拿出一根毛,拿出什么毛,魂就会变成什么动物,跑到野外,迷惑行人。如果有人抓住她们用锤子击打,她们就会哀号乞求放过,如果杀了这些魂魄变成的动物,那女子就会死掉
她们流出的黄水人不能沾染,只要沾上,就会中毒,也会变成毒药鬼。
其妇女之貌美者,恒有异疾,土人名之曰"毒药鬼"。每立春、立秋两节问,天癸至而疾作,作则腹胀如鼓,皮肤皆肿,口眼及十指甲流出黄水,至夜而烦懑更甚。其人身畔密藏小竹筒,筒中储各兽之毛,犬、豕、牛、马、驴、骡皆备,暗中拈得一毛,其毛为何物,魂即化是物,出至旷野,迷惘行人。——清·《右台仙馆笔记》
17.妒妇津
相传,晋朝刘伯玉的妻子段氏妒忌心强。刘伯玉曾经在她面前诵读《洛神赋》并说:“能娶到这样的老婆此生无憾。”段氏说: “你为什么夸赞水神却轻慢我?我死了还怕不能变成水神? ”于当夜便投河而死,后人把那条河称为“妒妇津”
相传有女人要渡这条河的话,都会先弄乱自己的衣服和妆容,然后才敢渡河, 否则河水就会起大风浪。
传说晋刘伯玉妻段氏甚妒忌。伯玉尝诵《洛神赋》,曰:“娶妇如此,吾无憾矣!”其妻恨曰:“君何得以水神美而轻我?我死,何愁不为水神?”乃投水而死,后因称其投水处为“妒妇津”。相传妇人渡此津,必坏衣毁妆,否则即风波大作。——唐·《酉阳杂俎》
18.恩仇二鬼
清代考生进入考场前一晚,考官会举行祭奠,招来鬼神。
请神用红色旗,请家人的鬼魂用蓝色旗,请恩仇二鬼用黑色旗,将三色旗子插在明远楼四角,考官会大声喊:“有冤报冤,有仇报仇!”考试时,有的考生在考场屋里上吊,有的被鬼弄脏了考卷,有的被拔掉了舌头死掉,也有的交了白卷,这便是仇鬼所为
清代有个叫张伯行的江苏巡抚,在江宁乡试担任监考。按照惯例,点名前招恩仇二鬼,张伯行见了,大怒,正色道:“国家开科取士,一切关防严肃,怎么可以允许鬼祟进考场骚扰!”那一次考试没有一个考生发生怪事
举子入场之前一夕,职事官公服致诚,以召鬼神。请神以红旗,招家亲以蓝旗,引恩怨鬼以黑旗。召讫,插三色旗于明远楼四角,吏且招且呼日: “有冤者报冤,有仇者报仇”云云。该书记科场怪异八则,有缢死于场屋者,有为鬼污考卷者,有自拔其舌而死者,有见鬼以交白卷者,皆仇鬼所为——清·《夜谭随录》
张伯行抚苏时,值江宁乡试,公为监临。故例,将点名,先召恩仇二鬼进。公大怒,正色而言日: “国家取士大典,一切关防严肃,岂许纷纷鬼祟进场骚扰耶!”是科南闱无一病者。——清·《履园丛话》
19.儿回来
传说有继母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,对丈夫前妻的孩子很刻薄。有一次,继母把生麻子交给亲生儿子,把炒熟的麻子交给继子,告诉他们:“把麻子种下,长出麻,才能回家。”
两个孩子不知道,就拿着麻子离开了家。路上亲生孩子边走边吃,觉得兄弟手中炒熟的麻子更好吃,便恳请交换,继子同意了。四五天后,拿着生种子的继子顺利种出了麻子,亲生儿子因为无法成功种植永远也回不了家。
继母知道后十分思念亲生儿子,死后变成了这种鸟,召唤儿子回来,它叫的时候,会发出“儿回来!儿回来!娘家炒麻谁知来!”的声音
一日,舜父令舜象弟兄往种麻。后母阴将麻籽炒熟与舜,而以生麻籽与象,令二人分种其麻,麻不出着毋回。象沿途先食己麻,后又抓兄麻食之,觉兄麻味更美,乃求以己麻易兄麻,舜无嫌言,悉以己麻与之易。四五日后,舜地之麻皆出,而象地唯一片空白。后母询之,恨未已也。——清·《坚瓠集》
20.伏尸
周朝时,左司员外郎郑从简的大厅经常发出吵闹声,搞得全家不宁。便请会巫术的人查问原因,巫者说:“大厅的地基下面有伏尸,姓宗。”巫者与伏尸沟通,伏尸说:“你坐在我门上,我出入常碰到你,你自然感觉不对,这不是我故意的。”
郑从简命人挖地三尺,果然发现有一具年代久远的尸骨。 把尸骨移出改葬别处,大厅再也没有过奇怪的声响
周左司员外郎郑从简,所居厅事常不宁,令巫者视之,曰:有伏尸,姓宗,妻姓寇,在厅基之下。使问之曰:君坐我门上,我出入常值君,君自不嘉,非我之为也。掘地三尺,果得旧骸,有铭如其言。移出改葬,于是遂绝。——宋·《太平广记》
21.干麂子
云南挖矿的矿工因矿道崩塌被埋在土里,几十上百年,因金气滋养,尸体不会腐烂,虽然看起来像 没死,但是其实已经死了,这就是干麂子。
遇到干麂子的时候, 干麂子跪倒在地,以为矿工带路找到金子为交换求矿工把他带出去。快要出去时,矿工说:“我先出去,然后放篮子进来接你。”出去后,放下一个篮子,干麂子爬进去,等篮子吊到半空时,矿工剪断绳子,干塵子就会被摔碎
干麂子,非人也,乃僵尸类也。云南多五金矿,开矿之夫,有遇土压不得出,或数十年,或百年,为土金气所养,身体不坏,虽不死,其实死矣。——清·《续子不语》
22.拱尸鬼
明代有个叫曹蕃的人,生病快要死了,忽然看到一个高大的鬼,脸又白又方,穿着团花皂袍,向曹蕃弯腰抱拳施礼,很久后站起来又再次施礼。
曹蕃刚开始觉得很恐怖,但习惯了就无所谓了,如此一个多月,鬼突然不见了,不久后曹蕃的病就好了。后来曹蕃向别人打听,有人说这是拱尸鬼。
吴人曹蕃在京,抱病垂殆,忽见一丈夫,长抵屋榱,面白而阔,衣团花皂袍,向曹深拱至地,良久方起,再拱,开目即见昏黑,张烛亦如之,惟合眼息灯则无所睹。初犹怖骇,后习之不怪。如此月馀,自分必死,一日鬼忽不见,沉疴亦消。问之学佛人,云此名拱尸鬼。
——明·《敝帚轩剩语》
23.贡院鬼
古代科举在贡院举行。十年寒窗,只为金榜题名,但考取功名只是少数,所以贡院之中常常会有失败者的鬼魂出现
清代乾隆年间,冯廷负责监考。第三场十四日晚上,冯廷和李某坐在公堂上,当时月色微明,冯廷见台阶下出现一个鬼,高两丈多,肚子如同粮仓那么大,全身长满了毛,双目闪闪放光,从西边的考场走进了东边的考场。
冯廷向来胆子大,低声叫李某快看,李某吓得钻到书案下面。鬼消失后两个人回去休息,冯廷就敲墙吓唬李某,忽然听到外面有东西大声呼啸,冯廷和李某穿上衣服派人打听,所有人都说听到了。
这次考试,第一场原本有十七人考中,两个主考复阅后,又从中黜落了七个人,难道是因为这七人没被录取而招来的贡院鬼吗?
乾隆丙午科,湖南秋闱,澧州吏目冯名廷奉差委巡场。第三场十四日夜,冯与同寅李某同坐至公堂,李方隐几卧。是夜月色微明,冯见阶下有物长二丈余,腰腹如囷,通体皆毛,两目闪烁如炬,自西文场出,缓步入东文场。冯素有胆,不惧,初见时低声呼李。李觉仰视,大惊伏案,物去然后起,同入卧处,命仆从同卧一室。冯以李胆怯,既卧,故以手扣壁击牀恐吓之以为戏。正喧笑时,忽有大声呼啸,良久乃已,众皆股栗,以被蒙首。少顷,闻人声轰然,冯与李皆披衣起,监临、监试两主考皆起,使人察问内外,远近无不闻者,咸大诧异。是时头场荐卷已中定十七八,两主考复加校阅,黜落七卷,后竟无他异,岂因此七人不当中而致怪异如此欤?——清·《续子不语》
24.姑恶
姑恶是一种水鸟,因为发出“姑恶,姑恶”的叫声而得名。古代儿媳妇称呼婆婆为“姑”,传说姑恶是被婆婆虐待而死的儿媳妇的灵魂所化。
“姑恶,姑恶。姑不恶,妾命薄。”自注:“姑恶,水鸟也。俗云妇以姑虐死,故其声云。”——宋·《五禽言》
25.鬼打墙
清代杭州有人以种菜为生,小有家财,平生极为敬惜字纸,看到街道墙壁上贴的告示、纸张被风吹落的,就捡回家将其放在锅灶底下烧掉,活到九十岁都是如此。
一天晚上,这人走路时被鬼迷惑,一直走到三更,都被墙阻拦,俗称“鬼打墙”。忽然看到有一张纸在前面飘飘忽忽,这人就取下来,发现手中发光,照见前方村里的土地庙,就上前敲门投宿,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。
据说,仓颉造字之时,天降大雨,鬼神夜哭,珍惜十万个字,就能延长十二年的寿命。这人能活到九十岁,大概就是惜字的原因吧
某甲以种菜为业,小有家赀,平生惜字,遇街路墙壁所贴告示、招纸为风雨飘摇欲坠者,检藏回家,汇焚惜字社洪炉中。年九十余不倦。一夜,遇祟迷路,奔走三更,辄遇墙阻,谚所谓遭鬼打墙也。摩摸间,似有纸飘摇,即揭取之,顿觉手中发光,隐约知是村中社庙,因得循其门而扣之,遂止宿焉。夫仓颉造字,天雨粟,鬼夜哭,何等郑重。某甲手揭字纸,即鬼不能迷,岂非显证。尝闻太上垂训,惜字十万,延寿一纪,彼种菜者年逾九十,谓非惜字之报欤?——清·《北东园笔录三编》
26.鬼母
南海小虞山上有鬼母,一次生育十个小鬼,早上生产,晚上就将小鬼吃掉。苍梧当地人将其称之为鬼姑神,长着虎头龙足,蟒目蚊眉。
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,能产天、地、鬼。一产十鬼,朝产之,暮食之,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。虎头龙足,蟒目蛟眉。——宋·《闲窗括异志》
27.海渚鬼
海渚鬼住在大海孤岛上,无衣蔽体,遭受暴寒暴热之苦。因前世曾于旷野遇到孤独无助的病弱者,巧取豪夺其财物,故受此报。
由行旷野,见病苦人,欺人诳取财物,生海渚中,受寒热苦,十倍过人。——清·《法苑珠林》
28.合魂
唐代宗大历年间,韦隐娶了少匠韩晋卿之女为妻。后来韦隐奉诏出使新罗国,路上十分思念妻子,某夜睡下后忽然发现妻子在帐外,惊讶地询问怎么会来这里,妻子说,“你渡海远行我实在不放心,所以跑来跟你一齐走,别人不会知道的。”
韦隐就骗手下人说他收了个妓女在身边侍护他,人们都没怀疑。两年后,韦隐带着妻子回到家中,韦隐先向岳父岳母陪罪,一看屋里还有个妻子,两个妻子走近后合成了一体。
原来跟韦隐去新罗的,是妻子的魂魄。
大历中,将作少匠韩晋卿女,适尚衣奉御韦隐。隐奉使新罗,行及一程,怆然有思,因就寝。乃觉其妻在帐外,惊问之,答曰:“愍君涉海,志愿奔而随之,人无知者。”隐即诈左右曰:“俗纳一妓,将侍枕席。”人无怪者。及归,已二年,妻亦随至。隐乃启舅姑,首其罪,而室中宛存焉。及相近,翕然合体,其从隐者乃魂也。——唐·《独异记》
29.黄父鬼
在南朝宋的黄州地区,有黄父鬼的传说。黄父鬼穿一身黄衣服,闯入人的家里张开嘴笑,很快这家人就一定会得瘟疫。这种鬼身高变化莫测,百姓家里的篱笆有多高,他就会有多高。 据说,黄父鬼以鬼为饭,喝露水,也叫尺廓、食邪、赤黄父
“此人以鬼为饭,以露为浆,名曰尺廓 ,一名食邪 ,一名赤黄父 。——汉《神异经•东南荒经》
30.疾行鬼
疾行鬼是地狱中的一种鬼,平时以肮脏的东西为食,吃进去后会全身着火。这些鬼前世为僧人,假说为病人看病四处化缘,但是化缘过来的钱,全买成好吃的独自享用。
若有破戒,而披法服,诳惑取财,言供病人,竟不施与,便自食之,由受此报,常食不净,自烧其身。——清·《法苑珠林》
31.聻
河南卫辉府一大户人家因白天见鬼, 家人相继死去,愿意把宅子贱价卖掉。戚生贪图价廉,便买下来住了。两个多月后,死了一个丫鬟。没过多久,戚生的妻子也死了。戚生一人孤苦伶仃, 后来来了一个女鬼,自称阿瑞,和戚生情意殷切。
戚生思念去世的妻子,就让阿瑞招来了妻子的亡魂相见。阿瑞让戚生烧了不少纸钱,贿赂了前来捉拿亡魂的鬼差,让戚生和妻子欢聚了不少时间。
过了一年多,阿端忽然病得昏沉沉的,烦躁不安,神志不清,像是见了鬼的样子。戚生的妻子抚摸着她说:“她这是被鬼弄病的。”戚生说:“阿瑞已经是鬼了,又有什么鬼能使她生病呢? ”妻子说:“不然。人死了变成鬼,鬼死了变成峯 鬼害怕嘗,犹如人害怕鬼一样。”尽管戚生和妻子想了很多办法,阿瑞还是变成了一堆白骨。
后来,戚生的妻子说,阿瑞死去的丈夫变成了彎,听说她和戚生的事,很愤怒,要报复阿瑞。戚生就请了很多僧人,做了法事,超度阿瑞,让她转世投胎,摆脱了聲的报复
如是年余,女忽病,瞀闷懊憹,恍惚如见鬼状。妻抚之曰:"此为鬼病。"生曰:"端娘已鬼,又何鬼之能病?"妻曰:"不然。人死为鬼,鬼死为聻。鬼之畏聻,犹人之畏鬼也。——清·《聊斋志异》
32.江伥
江河里往往会有一种名为江伥的水鬼,喜欢呼唤人的名字,答应的人必会被淹死
江河边多伥鬼,往往呼人姓名,应之者必溺,乃死魂者诱之也——五代·《北梦琐言》
33.交道鬼
地狱中的一种鬼,常遭飞来的铁锯肢解,死而复生,生而复死。饥渴不得食,只有在十字路口祭祀时,才能吃些祭品。其前世拦路抢劫,夺取路人随身携带的财物口粮
由盗行路人粮,以恶业故,常被铁锯截身,因交道祭祀,取食自活也——唐·《法苑珠林》
34.老吊爷
河南开封有个吊死鬼,生前姓张,因被贼偷走了本打算贩卖的布匹,愤而自杀,县里的捕快都供奉他,称他为“老吊爷”,凡是捉不到的贼,便去庙里向他祷告查问,老吊爷便会告诉他们贼的下落,十分灵验
河南省城有所谓老吊爷者,缢死鬼也。其人姓张,名子和,生时以卖布为业。一日,负布数匹,售之于市,为贼所窃,愤而缢死。死后颇著灵异,县中捕役奉以为神,尊之曰老吊爷,为之立庙。凡捕盗贼不得,得祷之,辄有应
35.棱睁鬼
湖北有一种杀人祭鬼的习俗,祭祀的鬼便是棱睁鬼。当地人认为,官员和读书人,杀了祭祀,一个可以抵三个:僧人和道士,杀了可以一抵二;小孩和妇女,一个就算一个了
杀人祭祀之奸,湖北最甚,其鬼名曰稜睁神。得官员士秀,谓之聪明人,一可当三;师僧道士,谓之修行人,一可当二;此外妇人及小儿,则一而已。——宋·《夷坚志》
36.流尸
宋代有个叫魏良佐的人,从长沙返回老家,距离老家还有十几里的时候,在岸边停船休息。 晚上魏良佐听到船尾有声音,担心是盗贼,爬起来查看
发现有个人手里拖着一截木头,想爬上船。魏良佐举起船篙打,那人扔掉木头破口大骂,声音恐怖而奇怪。魏良佐发现对方是鬼,开船逃离。
那东西跟着船,穷追不放,一边追一边骂。河水很深,到了中间,那人露出上半身,魏良佐才发现竟然是一具流尸,一直跟了两三里才离开。 回到家不久,魏良佐就病死了
表弟魏良佐尝自长沙逆妇折氏还三衢,未至家十里,暮夜不能前,泊舟溪岸。中夜月色如昼,舟人皆寝,闻触尾拍浮之声,疑其盗也,起观,见一人援柂欲上,操篙击之,其人释柂而詈,语音嘲唽不可晓,始惧其为鬼物,仓猝移舟避之。随舟而骂声益厉。中流极深,而其人常出半身于水面,且行且骂,三二里,去舟益远,乃默无声,谛视乃流尸也。至家未久,而折氏病卒。——宋·《睽车志》
37.买棺鬼
明代成化年间,苏州瘟疫横行,乡村更是厉害。五濃泾这个地方,有一户人家七口人死得干干净净,没人收尸下葬。一天,有个人来到棺材铺买了七口棺材。棺材铺的老板问他要钱,他说:“你拉到我家,我给你钱。”
老板就装上棺材和他一起走,快到家门口的时候,这人说:“我先回家,开门迎你。家中没有钱,只有二十斛麦子,算作棺材钱吧。午后西北有一户人家,是我的亲家,还麻烦你帮我找来。”
说完,这人走入家中。棺材铺老板进入这户人家,看到家中横躺着七具尸体,买棺材的那个人就在里面。 老板很是害怕,赶紧找到这人的亲家,把事情说了一遍,亲家前来,果然在家中发现二十斛麦子,就将麦子给了老板,将这家人的尸体放入棺材下葬了。
成化壬寅春,吴中疫疠盛行,田野尤甚.五澴泾有一家七人同死无孑遗,无人敛.市有函人遇一老诣门买棺。七具而赤手不持纤价,函人索之,其人曰:“汝但载,我并棺到家当还汝也!”函人遂载棺与俱去。将至门,其人曰:”我先归,开门待汝,家无一钱,惟有麦二十斛,可以偿汝,屋后西北某家予亲也,可我召来。”言毕,遂先登岸入门。函人乃与舟子至其舍,则寂无人焉,视室内有尸七,而买棺者在其中。大骇出门,觅其邻果有西北居某人,其亲也。语其故,亲亦惊哀,来酬价,果有麦二十斛,乃俱与之。——明·《志怪录》
38.面然
面然,也叫面燃,其形枯廋,咽细如针,口吐火焰,面上火燃,故称面燃,是地狱中的饿鬼之王,传说是观音菩萨所化。四川嘉定州乌尤山上有乌尤寺,相传观音菩萨到这个地方,见有很多鬼哀嚎,就变成了鬼王来镇服它们
面然 ,焦头烂额之饿鬼像,乃观音大士之变化身,示现於阿难禪定之中,啟发阿难生起悲心,救度饿鬼之苦——清·《蜀都碎事》
39.泥魃
清代七里海边有水鬼,名为泥魃,长得如同小孩,高二尺多,通体红色,经常用湿泥砸人,被打中的就会生病。这种鬼怕金铁,听到金铁交鸣的声音就会跑掉。
七里海边有泥魃,状如婴孩,高二尺许,通体红色,每以湿泥投人,中之辄病。畏金铁,闻声即退,亦水鬼之类也。
40.捻胎鬼
传说人在投胎前的模样,都是由捻胎鬼捏出来的。
南宋有个人叫周必大,长得十分丑陋,参加科举考试前,梦见自己来到阴间,看见判官正在拷打一个捻胎鬼,指着周必大对鬼说:“这个人以后能当宰相,只是相貌这么丑陋,怎么办? ”
捻胎鬼就请判官让自己为周必大做“帝王须”,判官答应了。捻胎鬼站起来,在周必大的脸上摸来摸去,为周必大种上了胡须
周必大貌丑,人试前,梦人冥,见一判官拷掠一捻胎鬼,指必大日:"此人有阴德,当位宰相。貌陋如此,奈何!"鬼请为必大做帝王须。官首肯,鬼起摩必大颊,为之种须。——元·《湖海新闻夷坚续志》
41.狞瞪神
宋代政和年间,京城有几十个少年,成群结队,为非作歹,经常三五年就会抓住一个美少年,将其放入油锅烹炸,用来祭祀他们供奉的鬼。那鬼名为狞瞪神。
据说他们抓少年的时候,会先摆案祭祀,喊出少年的名字,然后请求狞瞪神的指示,只有狞瞪神答应了,才会动手
乃为言京畿恶少子,数十成群,或三年,或五年,辄捕人渍诸油中,烹以祭鬼,其鬼曰狞瞪神,每祭,取男子貌美者——宋·《夷坚志》
42.牛疫鬼
宋代绍兴六年,有个叫余干村的村庄中有户人家姓张,一天晚上家里人都睡觉了,在牛圈里的牧童忽然听到有人敲门,爬起来看,发现有几百个壮汉,都穿着五彩的盔甲,戴着红色的头盔,冲进牛圈就不见了。
第二天,牛圈里的五十头牛全死了。人们都说那些壮汉其实就是牛疫鬼。
见壮夫数百辈,皆被五花甲,著红兜鍪,突而入。——宋·《夷坚志》
42.奇相
奇相为长江之主。传说上古时期,震蒙氏的女儿偷盗黄帝的玄珠,沉江而死,死后化为奇相。奇相传说为龙的身体,长着马头。
奇相 ,帝女也,卒为江神。——唐·《括地志》
43.人面疮
江左有个商人上长了一个人面疮,这疮长着人脸,也有五官,商人有时戏弄它,滴酒在它嘴里,它喝醉了,脸就会变得通红,给它东西吃,它也能津津有味地吃下。如果吃多了,胳膊上的筋肉就会鼓胀,就跟它的胃一样。
医生让商人喂它吃草木金石各种药,都没事,唯独给它贝母吃,它就皱着眉头不肯张嘴。商人大喜,说:“这味药肯定能制服它! ”于是,强行给它灌下去,很快人面疮就结痂脱落了
江左有商人,左膊上有疮如人面,亦无他苦。.商人戏滴酒口中,其面亦赤;以物食之,凡物必食。食多觉膊内肉涨起,疑(入)胃中也。或不食之,则一臂痺焉。有善医者,教其历试诸药,金石草木悉与之,至贝母,其疮乃聚眉闭口。商人喜曰:‘此药必治也。’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,数日成痂,遂愈——明·《五杂俎》
44.善爽鬼
善爽鬼,是生前有善行的鬼魂,或者当官清正廉洁,或者生前有功,可以改世更生,也可以成为地下的主宰。
又有为善爽鬼者,三官清鬼者,或先世有功,在三官流——唐·《酉阳杂俎》
45.伤魂
伤魂鸟又名相弘鸟。相传,黄帝部落攻杀蚩尤后,他的貂和虎误咬了一名无辜妇女,七日七夜才断气死亡。其魂魄化为一鸟,飞翔在坟上哀鸣,鸟声自呼“伤魂”。后世凡有人被冤杀而死,而且有仇不能报,便化为此鸟,飞集在坟头哀鸣。
黃帝殺蚩尤,有貙、虎誤噬一婦人,七日氣不絕,黃帝哀之,葬以重棺石椁。有鳥翔其冢上,其声自呼為傷魂,則此婦人之靈也。——晋·《拾遗记》
46.水鬼帚
清代,有米客到嘉兴贩米,骑着水牛过黄泥沟。走到沟中,一只黑手从泥里伸出来,抓住了他的脚。米客把脚缩回来,那个黑手就去扯牛的腿,让牛无法动弹。米客很害怕,叫路上的行人拉牛,牛也不起来。
用火把烧牛的尾巴,牛忍受不了疼痛,使尽全力从泥里跑出来,肚子下有个破箸帚裹着,又腥又臭。米客用木棍击打笆帚,管帚发出啾啾的响声,滴下黑色的血。大家取来柴火把那个扫帚烧掉了,附近臭了几个月。从此之后,黄泥沟再也没有淹死过人。
客少时贩米嘉兴,过黄泥沟,因淤泥太深,故骑水牛而过。行至半沟,有黑手出泥中,拉其脚。其人将脚缩上,黑手即拉牛脚,牛不得动。客大骇,呼路人共牵牛。牛不起,乃以火灸牛尾。牛不胜痛,尽力拔泥而起腹下有敝帚紧系不解,腥秽难近。以杖击之,声啾啾然,滴下水皆黑血也。众人用刀截帚下,取柴火焚之,臭经月才散。自此,黄泥沟不复溺人矣。——清·《子不语》
47.挑生鬼
挑生鬼是蛊鬼的一种。清代广东东部许多山区的县邑,当地人精通下蛊,蛊鬼中的挑生鬼,能够改变货物的轻重,它钻入货物就能让货物的重量增加,跑出来就会让货物的重量减轻,以此来坑害货商,为主人谋取利益。
商旅投宿时,如果发现对方家中十分整洁,便知道有挑生鬼存在,就会在吃饭喝水前嚼甘草,这样挑生鬼便无法作祟。
粤东诸山县,人杂傜蛮,亦往往下蛊。有挑生鬼者,能于权量间,出则使轻而少,入则使重而多,以害商旅。蛊主必敬事之。投宿者视其屋宇洁净,无流尘蛛网,斯则挑生鬼所为。饮食先嚼甘草,毒中则吐,复以甘草、姜煎水饮之,乃无患。入蛮村,不可不常携甘草也。挑生鬼亦蛊之属,盖鬼而蛊者也。以人蛊人已不可,况于以鬼乎。——清·《广东新语》
48.兔鬼
司农卿杨迈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,有一次,在长安放鹰狩猎,看见草丛中有一只兔子跳跃前行。鹰看见了,从天空中飞下去捕捉,发现兔子却消失了。
杨迈收了鹰,准备走,回头看了一下,那只兔子又出现了,放出鹰,又没抓住兔子,如是再三。
杨迈觉得奇怪,走到跟前割除了厚厚的野草,发现下面有一具兔骨,原来碰到了兔鬼
司农卿杨迈,少好畋猎。自云:在长安时,放鹰于野,遥见草中一兔跳跃,鹰亦自见,即奋往搏之。既至,无有。收鹰上鞲,行数十步,回顾其处,复见其兔。又搏之,亦不获,如是者三。即命芟草以求之,得兔骨一具,盖兔之鬼也。
49.无头鬼
汉武帝时,苍梧郡人贾雍任豫章郡太守。有一次他出郡界去讨伐贼寇,被贼寇杀死了,丢了脑袋,身子上马回营。营中将士都跑出来看望他。
贾雍的胸中发出声音说:"战斗失利,被贼寇伤害。诸位看看是有头好呢?还是没硕好呢?"属吏哭泣说:"有头好。"贾雍说:"不然,没有头也好。"说完话,就死去了。
豫章太守贾雍有神术,出界讨贼,为贼所杀,失头,上马回营,胸中语曰: "战不利,为贼所伤,诸君视有头佳乎;无头佳乎?"吏涕泣曰:"有头佳。"雍 云:"不然,无头亦佳,"言毕遂死。——南北朝·《幽明录》
50.五方鬼帝
五方鬼帝,指的是位于冥界五个方向统治众鬼的鬼王。分别是:东方鬼帝蔡郁垒,在桃丘山;北方鬼帝张衡、杨云,在罗鄭山;南方鬼帝杜子仁,在罗浮山;中央鬼帝周乞、嵇康,在抱犊山;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,在幡冢山。
“东方鬼帝治桃止山,南方鬼帝治罗浮山,西方鬼帝治幡冢山,中央鬼帝治抱犊山;而北方鬼帝为张衡杨云,治罗酆山 。”——晋·《枕中书》
中国的神、仙、鬼、怪、巫、幻之类简直太多了
先写这么多,有人看再更
很多内容来自张云的《中国妖怪故事》和栾保群的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,感兴趣可以读下
====================来源:知乎
====================